骨灰級海芋養護教程,從小白進階到大神就是這麼簡單!

海芋

說起海芋,那可真是讓人又愛又恨!愛它好看的皮囊,恨它矯情的性子。不過它長得那麼好看,矯情一點也是值得原諒的。

剛入坑或即將入坑的新手小白也別被嚇到,只要摸準它的脾性,海芋美人表示自己還是很好伺候的。希望今天這篇骨灰級養護教程,能讓你在養海芋的路上少走彎路,早日進階為大神。

分類

這裡說的不是各個海芋品種的分類,而是按照株型和生長習性,將海芋簡單劃分為三大類:

大型陽生品種

這類海芋通常長得高大挺拔,原本多生長在水分充沛、溼度較高、有機質豐富的野生環境中,生長速度也較快。養護時需要大水大肥+充足的光照。代表品種:波爾圖巨浪、滴水觀音、薩利安、熱亞、綠天鵝絨等。

中型陰生品種

原本多生長於林下,相對耐陰,對光照要求沒那麼高。株型相對矮小,生長速度也偏慢。代表品種:大仙女、小仙女、粉龍、內羅畢以及各種箭葉海芋。

小型巖生品種

株型矮小,長勢也非常非常緩慢,通常需要1-2個月才會抽出一片新葉,十足的慢性子。不過它們的葉片不易消耗,一盆可以輕鬆養出8-9片葉子,葉片堅硬厚實,耐曬耐旱,不耐水溼不耐寒,最怕悶根爛根。代表品種:哈密瓜、白犀牛、傑克琳、板盾、龍鱗、黑天鵝絨等。

海芋分類圖示

光照

給海芋美人們簡單歸類之後,接下來就要給它們分配地盤了。

大型品種:

對光照需求大,室內最明亮的地方必須留給它們。不過夏天還是要適當遮陰,以防強光灼傷葉片。

中型品種:

比較省心,只需要明亮的散射光即可。

巖生品種:

對通風要求很高,最好是給它們一個開闊明亮的環境。其中葉色淺一些的品種可以多一點採光,葉色深的品種則可以陰一點兒。

海芋光照需求示意

盆土

給海芋配置花盆,優先選擇陶盆、青山盆。配土則講究疏鬆透氣,便於乾溼迴圈。

其中大中型海芋的配土差不多,理想的狀態是3-5天完成一次乾溼迴圈,建議這個時間控制在一週以內。意思就是澆透之後,3-5天土壤表面剛好乾燥。而巖生品種對土壤透氣透水性要求更高一點,需要多加點硬質顆粒,可用陶粒墊在盆底做疏水層。

海芋盆土配置示範

水肥

大中型海芋的澆水原則為「見幹見溼」,在確保土壤透氣透水性良好的前提下,水分可以儘量管夠,有助於植株長勢更好,葉片狀態也更好。

巖生海芋長勢緩慢,對水分的需求較少,加上葉片堅硬厚實,水分蒸騰消耗得也少,所以澆水無需過勤,乾透了再澆。水澆多了,反而容易悶根爛根。

海芋對肥料的需求不算大,在施加適量緩釋肥的基礎上,酌情追施水溶液即可。一般春秋生長季可半個月施一次肥,通用肥和高氮肥交替使用。夏天高溫時期植株生長滯緩,應控肥或停肥。冬天若是植株休眠,則嚴禁施肥。

海芋澆水技巧

溫度

作為典型的熱帶植物,海芋自然是喜溫暖怕寒冷。15℃就是多數海芋的紅色警戒線,尤其是巖生海芋,溫度下限還得提高一點。

所以冬天溫度達不到的地區,需要控水停肥,讓其休眠。不過海芋也沒那麼容易被凍死,只要地下球莖還在,來年又是一株生機勃勃的海芋。

春天溫度攀升到20℃以上,海芋的長勢就會愈發明顯,此時可以正常澆水施肥。夏天30℃以上時,海芋生長滯緩,除了警惕高溫還得注意強光、悶熱、低溼度等問題。

海芋溫度適應範圍

分株&換盆

海芋通常是以分株的方式來繁殖。由於它們的毛細根比較脆弱,分株時要先把根系理順,而且要等傷口風乾後再種植。這裡介紹一個提高成功率的小技巧:分株後栽種時,可用原土搭配新土,因為分株苗對原土比較適應,如何搭配可以減少緩苗時間。

同樣換盆時也儘量少動原土球,在邊緣處新增適量新土即可。為了防止悶根,一定不要小苗換大盆。

海芋分株示範

葉片發黃、出現黃斑

海芋若是養護不當,葉片會出現黃斑或部分發黃。原因有以下幾點:

1.病蟲害:

觀察葉片正反面,仔細檢視是否有感染紅蜘蛛的跡象,有個簡單便捷的法子就是用溼巾擦拭。若是發現蟲害,可以用水沖洗葉片正反面,或者噴灑藥物比如噠蟎靈、金滿枝、愛卡蟎、螺蟎酯、阿維菌素等。建議同時使用2種或2種以上的藥物,治療效果更佳。

海芋病蟲害防治 2.溼度不夠:

環境太乾燥,葉片邊緣會出現黃斑,摸起來有紙質感,既幹且薄。解決方法很簡單,利用加溼器將環境溼度逐漸提上去即可。

3.葉面積水:

若是向葉片上噴了水,但是環境不通風,水分無法及時蒸發掉,就會有大量細菌繁殖,並在葉面上形成一個個內黑外黃的斑點。若是葉面有積水,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會形成放大鏡一般的效果,也容易灼傷葉片,形成黃色斑塊。所以,想向葉片上噴水,必須滿足兩個前提:一是通風良好,二是無強光直射。

4.悶根爛根:

排除以上因素,葉片持續發黃或是葉片消耗速度過快,一定要檢查是否爛根了。及時將爛掉的根剪掉,將爛掉的芋頭切掉,讓它重新發根。

海芋爛根處理

爛根急救——陶粒半水培

若是輕微的悶根,可以多管齊下讓盆土儘快晾乾。但是如果悶根比較嚴重,根系已腐爛,此時需要用到陶粒半水培法來急救。

這個方法在此前的彩葉芋篇中介紹過,彩葉芋和海芋都是「芋頭」,方法也都差不多。

1.準備較高的透明容器、洗乾淨的陶粒、多菌靈。

2.將海芋的壞葉子剪掉,只留下完好無損的葉子,然後脫盆檢查根系。

3.剪掉髮黑的爛根,保留健康根系,沖洗乾淨在多菌靈溶液中浸泡半小時。

4.往透明容器裡新增陶粒至1/3處,將海芋根部放於其中填充陶粒固定好。然後加水至1/3處,放到散光通風處養護。(PS:建議用套袋、套盆等方式給根部遮光。)

陶粒半水培法步驟

5.後期不管是換水還是加水,水位都不能超過1/3,以防爛根。

6.待根系長得差不多,植株重新萌發新葉就可以轉土培了,記得更換疏鬆透氣的土壤。

延伸閱讀

Categories:

No Responses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